
輕型動力觸探儀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是利用一定的錘擊能量(錘重10kg),將一定規格的圓錐探頭打入土中,根據貫入錘擊數判別土層的類別,確定土的工程性質,對地基土做出綜合評價。
由于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設備簡單,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提供淺基礎地基承載力、變形模量;
2)檢驗地基土的夯實程度;
3)檢驗基底是否存在下臥軟層。
隨著基建投資的加大,工程建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于淺基礎工程,通常用平板載荷試驗檢測地基承載力,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紹的輕型動力觸探實驗能簡便、快捷的檢測淺地基承載力,而且費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實例論述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在基槽驗收中檢測地基承載力的應用。
輕型動力觸探儀(10KN)儀器結構和特征:
本儀器由手柄、導桿、重錘、擊墊、貫入錘組成,可一次測得各層的相對強度。
三、 使用方法:
1、 先用鉆具鉆試驗土層標高,然后對需進行試驗的土層連續進行觸探。
2、 試驗時,重錘落距為500mm,重型動力觸探儀廠家質量優錘自由地將貫入錐和桿,垂直地打入土中,每打入300mm的錘擊數即為實測錘擊數N10。
3、 若需分層了±解情況,可將貫入桿拔出來,取下貫入錘,用輕便取土鉆頭進行取樣。
4、 本方法一般用于貫入深度小于4m的土層。
輕型動力觸探儀(10KN)技術參數:
1、 錘重量:10kg±10g
2、 落 距:500mm
3、 最大貫入深度:4000mm
4、 貫入錘最大直徑:φ40mm
檢測方法:
1 設備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設備。
2 試驗要點
(1)首先根據場地情況進行選點開挖,挖至勘察設計確定的持力層,然后對該持力層進行連續觸探。
(2)將探頭和探桿安裝好,保持探桿垂直,然后連續向下貫擊,穿心錘落距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輕型觸探試驗表內記錄打入土層中30cm所需錘擊數(N10),在地層較硬、錘擊數較多時,采用分段記錄,以每貫入10cm記錄一次相應的錘擊數,整理資料時按30cm所需的擊數作為指標計算。
(3)遇密實堅硬土層,當貫入30cm所需錘擊數超過100擊時或貫入15cm所需錘擊數超過50擊時,即停止測試。
資料整理
(1)每完成一次輕型觸探后,在現場及時核對所記錄的錘擊數及深度是否有錯漏,并結合其它勘探資料,綜合研究分析,去掉不合理的特異值。
(2)輕型觸探不考慮桿長修正,根據每貫入30 cm所需的錘擊數繪制N10-h曲線圖。
(3)進行土層力學分層,根據N10-h曲線,考慮觸探的臨界深度及界面效應,即“超前”和“滯后”影響,一般觸探曲線由軟層進到硬層時,則分層界線定在軟層最后一個小值點以下2-3倍探頭直徑處,由硬層進入軟層時,則分層界線定在軟層第一個小值點以上2-3倍探頭直徑處。
(4)刪除個別異常值,臨界深度影響值、超前和滯后影響范圍值,按下式計算每層實測擊數的算術平均值:
N10=∑N10/n。
式中:N10為平均擊數;N10為第i個實測值;n為參加統計的總數。
(5)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標準值時實測錘擊數應按下式計算:
N(N10)=N10-1.645σ
式中:σ為統計量標準差。
對于第61棟,N10平均值為55.8:N(N10)錘擊數代表值為49.1。
對于第57棟,考慮到粉質粘土面層已受雨水浸泡,建議施工單位將該層挖掉,故統計結果不包括0-30cm數據。該棟N10平均值為48.9;N(N10)錘擊數代表值為23.5。
2 應用輕型動力觸探成果確定地基承載力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用輕型動力觸探擊數確定粘性土承載力標準值(fk)如表2所示。
根據上表采用內插法計算可知,第61棟的地基承載力約為390kPa;而第57棟的N(N10)錘擊數代表值僅為23.5,比實測值中的最小值42小了近一倍,地基承載力按23.5推算顯然不合理,按最小值推算約為325kPa。為了驗證采用最小值的可靠性,在57棟選點進行平板載荷試驗,根據平板載荷試驗P-S曲線得到地基承載力極限值為達450kPa,說明根據最小值推算是合理的。
除規范規定的內容外,各地在應用N10確定地基承載力所依據的公式有所不同,這是由于各地區地質條件的差異決定的。一般粘性土和新近沉積粘性土N10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回歸方程為:fNk=25+4.18NN10(kPa)。
通過輕型動力觸探實驗在長沙某工程基槽驗收中的應用,筆者有如下體會:
5.1 通過輕型動力觸探實驗能簡單方便的確定地基承載力。輕型動力觸探實驗既不象荷載試驗需要消耗較大的人力物力,也不象室內土工試驗需要較長的試驗周期。
5.2 輕型動力觸探實驗采用規范法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時,N10宜選用實測值和代表值中較大的一個計算地基土承載力。
5.3 現場施工應注意,當基槽開挖到位并經有關單位驗收合格以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墊層,避免基槽積水,尤其是雨季施工,應充分做好排水措施,確保地基承載力的發揮。